-
8天內7個漲停,中馬傳動股價暴漲太過詭異!
AI大潮興起的背景下,機器人減速器概念股加速大漲。然而,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明明不涉及到機器人概念的公司,股價居然創造了8天7個漲停的驚人紀錄,這又是怎么回事?其中暗藏什么玄機? 2023年以來最大的“牛股”悄然誕生,8個交易日7個漲停,股價簡直像坐上了火箭一樣躥升,從原本的默默無聞搖身一變成為A股最大的黑馬,最新市盈率已高達90.75倍,明顯高于同期行業市盈率,即使外界有諸多猜疑,但投資者和股民卻看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賺錢機會,爭相搶入。 只不過,這一波極度反常的驚天紀錄,自6月12日以來股價累計上漲102.94%,連續兩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如果算上更早的4月份,這家主要生產汽車變速器及車輛齒輪研發、銷售的公司,股價上漲已經超過130%,6月20日——6月29日的10天內股價都是一字漲停,截至6月29日報14.49元\股,當天漲幅10.02%,沖上44.55億元的市值。 就算機器人板塊減速器爆發,相關的產業成了香餑餑,但中馬傳動生產并不涉及機器人概念,是否屬于背后有資本在炒作,讓眾多股民心存疑慮。 股價猛漲,業績真的這么好? 不管是A股中的上市公司,還是來自哪個股的企業,股價上漲除非有出色的業績支撐,否則很容易被視為曇花一現,或者是“過山車”,一直以來存在感就很弱的中馬傳動這幾年營收和凈利潤都說不上有多搶眼,但突然這一波猛漲的股價,委實太過詭異,的確有炒作的嫌疑,而業績破天荒的高漲,更讓人驚訝。 公司自2017年以來收入規模幾乎沒有增長,2022年的毛利率5.86%,盈利能力很弱,其中凈利潤4224.45萬元,同比下降33.64%;不過到了2023年第一季度,各項數據突然來了一個驚天“變臉”,營收2.22億元,同比下降6.47%;歸母凈利潤802.15萬元,同比上升575.68%;扣非凈利潤802.64萬元,同比上升5675.36%。相比前幾年不太起…
-
一文讀懂RWA:底層資產、業務結構、困難挑戰、監管機遇和實現路徑
長遠來看,加密行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充足的流動性,隨著監管落地,法幣抵押型穩定幣為首的RWA勢必會迅速增長。特別是在下一輪全球流動性寬松的刺激之下,新進場的玩家們如果能有生態和渠道等方面的強大支持,合規法幣抵押穩定幣或許也能復刻USDT的超高增長的道路。
-
舒格利單抗出海又進一步?基石藥業收到歐洲藥品管理局對其MAA的臨床試驗核查通知
7月11日,港股上市創新藥企基石藥業(02616.HK)宣布,目前已收到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對其潛在同類最優PD-L1抗體擇捷美?(舒格利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一線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上市許可申請(MAA)的臨床試驗核查通知,舒格利單抗出海又進一步。 此前,EMA和英國藥品和醫療保健用品管理局(MHRA)均已受理舒格利單抗用于一線治療轉移性NSCLC的上市許可申請。目前,兩項申請正在審評過程中。此次如期收到來自EMA的臨床試驗核查通知,表明舒格利單抗在歐洲的注冊進程正在穩步推進。自MAA被受理之后,基石藥業一直與EMA保持著順暢的溝通,后續公司也將持續與監管機構和研究者緊密協作,確保核查順利進行。 公開資料顯示,擇捷美?已于2021年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上市,聯合化療用于轉移性鱗狀和非鱗狀NSCLC患者一線治療,并于2022年獲批用于治療同步或序貫放化療后未出現疾病進展的、不可切除、III期NSCLC患者。 出海目標全球市場 海外商業化進一步布局 此前,基石藥業舒格利單抗在英國和歐盟的上市許可申請均獲得受理,意味著基石藥業的出海戰略得到進一步落實。當下,布局歐洲市場是國內優秀創新藥企的選擇,基石藥業目前處于出海歐洲市場的領先者團體中?;谑娓窭麊慰乖谂R床試驗中已取得的令人鼓舞的臨床試驗數據,基石藥業對其在海外市場的拓展抱有充足的信心,將繼續與EMA、MHRA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等監督管理部門展開溝通,同時將積極尋求在大中華區以外開發與商業化的合作伙伴,舒格利單抗有望成為首個在歐洲獲批上市的國產PD-(L)1單抗。 值得一提的是,肺癌是最大的腫瘤免疫治療適應癥領域,市場前景廣闊,為基石藥業舒格利單抗商業化發展提供巨大想象空間。2020年,肺癌是歐洲第三大確診癌癥,也是導致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癌癥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
-
43年的燕京啤酒,凈利潤同比增長7373.28%,終于要翻紅了?
盡管時間已經到了2023年6月底,這一年已經過去整整一半,但如果不是業內人士,恐怕也不會有人注意到,喝了40多年的燕京啤酒,可能也要面臨“喝不起”的考驗了。最直接的原因是,在2023年第一季度發布的財報中,燕京啤酒實現銷量同比增長12.80%、營收同比增長13.74%;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7373.28%,各項數據都說明:曾經的啤酒龍頭,沉寂多年后,終于要翻紅了! 換句話說,多年來一直處于低谷的燕京啤酒終于要“咸魚翻身”了,利潤直接實現了近75倍的增長,交出一份最好的業績成績單,而上一年的同期,利潤僅為86.39萬元。這家老牌啤酒品牌能在這個夏天實現一季度7000%以上的大幅增長,不得不說是“二次創業、復興燕京”的成功,也是一個國資企業“大象轉身”的經典案例。 曾經的燕京啤酒一度是國內最大的啤酒企業集團之一,長時間占據消費者的餐桌、酒席,恐怕就連一些大型的商務、家庭活動,也少不了它的身影。然而,思想僵化、創新力不足、活力不足,還是讓這家輝煌的企業在2013年營收達到137.48億的高點后,開始走下坡路,整整10年間,淪落到排名第五的位置,昔日的“啤酒老大哥”風光不再。 如今,沉寂整整10年的燕京啤酒在經歷了換帥后,大刀闊斧的對多個方面進行深化改革,高端化就是其營銷變革的主要方向。這樣一來,多年的老用戶和忠實消費者是否還會繼續為此買單,也成了一個不小的疑問和變數。 通過多年來營收、利潤偏低,不難看出燕京啤酒一直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這家老牌企業又是如何尋求主動變身的? 問題:體量大,但賺錢能力不足 今年4月17日發布的年報數據說明,這是2015年以來,燕京啤酒最好的一份年報,營收增長10.38%、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長54.51%,但歸母凈利率僅為2.67%,而最近3年,它的歸母凈利率都沒超過2%。對比同行靠前的青島歸屬凈利率11.53%、華潤為12.78…
-
基石藥業連續榮登兩項頗具影響力榜單 研發潛力與商業價值凸顯
近期,港股上市創新藥企基石藥業(02626.HK)榮登兩項頗具影響力榜單,包括由《經濟觀察報》主辦的“2023年度卓越資本價值企業評選”和米內網發起“中國小分子藥物企業創新力TOP30排行榜”。值得一提的是,基石藥業已經是連續第三年榮登”中國小分子藥物企業創新力TOP30排行榜”。 保持創新藥研發態勢 加速商業化進程 對此,基石藥業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強內源研發,依托強大的臨床引擎,不斷拓展戰略合作,加速商業化進程,并最大化產品的學術和商業價值。同時,基石藥業通過不斷擴容研發管線適應癥范圍與推進核心產品的商業化,不遺余力在創新藥物研發與商業化領域取得更多的成就,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價值與投資價值。 公開資料顯示,基石藥業目前已成功上市四款創新藥,包括三款同類首創的精準治療藥物——普吉華?(普拉替尼膠囊)、泰吉華?(阿伐替尼片)、拓舒沃?(艾伏尼布片),以及一款潛在同類最優的腫瘤免疫治療藥物擇捷美?(舒格利單抗注射液)。而2022年,則是基石藥業取得歷史性突破的一年。根據2022年財報,基石藥業商業化進程突飛猛進,收入同比增長142%,并實現總收入翻倍。同時,基石藥業產品管線在全球范圍內進一步延伸,臨床開發以及新藥上市保持高速推進態勢。 據了解,2022年初至今,基石藥業已收獲三款產品的六項新藥上市申請的批準。另有五項新藥上市申請正在審評中,包括此前已被英國和歐盟受理的舒格利單抗一線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上市申請,將有望在2024年上半年獲得批準。此外,PD-1抗體Nofazinlimab聯合侖伐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III期國際多中心注冊研究已于2022年完成患者入組,預計將在2024年第一季度首次公布本試驗的主要結果。此外,基石藥業管線2.0的重磅產品、潛在全球同類最佳ROR1 ADC(CS5001)的I期臨床試驗正在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大陸同步開展。值得注意的是,自成…
-
NYDIG:加密市場二季度回顧及后市展望
比特幣第一季度的積極勢頭延續到了第二季??度,主要是受現貨 ETF 申請的推動。盡管業內一些最大的交易所面臨監管阻力,但價格仍然堅挺。雖然這些案件的結果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看到,但令人鼓舞的是,我們發現比特幣繼續「攀登憂慮之墻」。
-
從盟友到公敵,SEC主席為何對加密行業的態度發生180度轉變?
盡管有報道稱 Gensler 在 2019 年提出擔任加密貨幣巨頭幣安的顧問,但 SEC 目前正在起訴該公司涉嫌操縱市場和濫用客戶資金。
-
江蘇舜天連續財務造假13年,虛增百億收入被罰千萬,52歲現任董事長被重罰
造假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造假,長期虛增收入的背后,必然有公司人員,尤其是內部高級管理人員的深度參與。
-
貝萊德創始人Larry Fink:預計美聯儲最多再加息4次或100個基點
自貝萊德(BlackRock)于 6 月 15 日提交現貨比特幣 ETF 申請以來,交易平臺WEEX數據顯示,6 月16 – 23 日,比特幣累計上漲 19.06%(在此期間也有 EDX Markets推出等其他利好)。 貝萊德的現貨比特幣 ETF 申請受到巨大關注,不僅是因為這家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管理著約 8.59 萬億美元資產(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數據),更是因為貝萊德過往申請 ETF 歷史上堪稱完美的勝率──575 / 576。 不過,面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嚴防死守──申請 28 次拒絕 28 次,ETF 狂人貝萊德這一次也心里沒底了。華爾街日報 7 月 1 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SEC 告知納斯達克公司和 Cboe Global Markets,貝萊德和富達投資等提交的現貨比特幣 ETF 申請不夠清晰和缺乏必要信息。為此,貝萊德于本周一(7 月 3 日)通過納斯達克重新提交了文件,由 Coinbase 提供市場監控支持。 這一次貝萊德的勝算幾何?就在整個行業屏息靜氣等待進展的時候,7 月 5 日,貝萊德創始人兼 CEO Larry Fink 做客??怂股虡I頻道「The Claman Countdown」節目,聊了貝萊德正在申請的現貨比特幣 ETF,以及美聯儲加息預測等市場關注的熱點話題。 ETF 將推動加密貨幣投資的民主化 關于貝萊德正在申報的 iShares Bitcoin Trust,Fink 并沒有透露太多實質性消息,僅表示,貝萊德將與監管機構密切合作,希望聽到監管機構的意見,然后根據監管意見反饋解決問題,消除監管疑慮。希望貝萊德的申請能夠獲得批準,就像貝萊德過去與監管機構的良好合作一樣,但自己也不知道這一天什么時候到來。 據了解,貝萊德管理著 2.4 萬億美元的 ETF 產品,歷史上,它曾提交過 576 份 …
-
基石藥業CEO再買45萬股 不到2個月內三度增持自家股票
港交所7月4日披露,基石藥業CEO兼執行董事楊建新(Jianxin Yang)于7月3日以每股均價2.4787港元增持45.2萬股公司普通股股份,價值約112.04萬港元。增持后,楊建新最新持股數目為4642.93萬股,好倉比例由3.58%升至3.62%。 天府財經網注意到,這已是楊建新在不到2個月內第三次增持公司股票。6月19日、20日,楊建新以其自有資金在公開市場上購買合共46萬股;今年5月中旬,楊建新增持了62.9萬股。 公開信息顯示,楊建新于2022年8月開始接任基石藥業CEO。截至目前,其通過自有資金已在公開市場上累計購買418.45萬股公司股份,買入價格區間為2.48-4.60港幣。目前楊建新累計持有基石藥業股份4642.93萬股,持倉占比3.62%。 針對6月19日、20日那一次增持,楊建新曾表示,基于對公司的未來前景充滿信心,相信公司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有能力保持穩健經營的同時實現快速增長。值得注意的是,楊建新當時稱,不排除自己可能適時進一步進行增持。如今不到半個月已兌現。 除了高管增持,基石藥業在產品研發及商業化方面也是動作頻頻。公司近日宣布,其精準治療藥物普吉華?(普拉替尼膠囊)擴展適應癥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RET基因融合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線治療。這是普吉華?在中國大陸地區獲批的第三項適應癥。 據了解,基石藥業的三款精準治療藥物普吉華?、泰吉華?和拓舒沃?均為同類首創藥物,為具有相關致癌基因突變的患者帶來新的生存機遇。自藥品上市以來,公司通過多種舉措努力提升藥品可及性和可支付性,包括擴大藥品覆蓋范圍和納入多個商業保險項目、提供患者援助和持續教育項目以及建立精準診斷生態系統等。 其中普吉華?自2021年3月在國內率先上市以來,至今已惠及數千名患者,為患者帶來了顯著的臨床效果和生活質量的改善…
-
基石藥業獲Jianxin Yang增持45.2萬股,價值約112萬港元
7月4日報道,根據香港聯交所7月4日披露的文件,Jianxin Yang于7月3日以每股均價2.4787港元增持基石藥業-B(02616.HK)45.2萬股普通股股份,價值約112.04萬港元。增持后,Jianxin Yang最新持股數目為4,642.93萬股股份,好倉比例由3.58%升至3.62%。 圖片來源:聯交所股權披露 什么是權益披露? 按香港聯交所要求,大股東(持股5%或以上的個人及公司)須披露其在上市公司的股份權益。上市公司的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須披露其在上市公司及該上市公司有聯系的公司的股份及債權證權益。 為什么權益披露很重要? 權益披露能讓投資者能識別出(1)控制或有能力控制上市公司的股份權益的人士,及(2)可能會因為涉及上市公司的聯系實體的交易而受惠的人士。
-
基石藥業全面延伸商業化,普吉華等頭部產品如何引領競爭?
基石藥業近日宣布,其精準治療藥物普吉華?(普拉替尼膠囊)擴展適應癥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RET基因融合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線治療。這是普吉華?在中國大陸地區獲批的第三項適應癥。 基石藥業首席執行官楊建新博士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普吉華?一線治療RET融合陽性NSCLC適應癥在國內獲批。此番獲批意味著普吉華?的適應癥已全面涉及一線、二線NSCLC、以及一線甲狀腺癌?!?雖然RET基因突變是一個罕見靶點,但發生點突變和融合突變會引發多種實體瘤。尤其在肺癌領域,標準的非RET抑制劑治療方案對RET融合陽性NSCLC患者的益處有限,這些患者的治療效果普遍不理想。 聚焦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一線治療RET融合陽性NSCLC是普吉華?全面夯實實體瘤一線治療競爭力的關鍵適應癥,這不僅體現了企業研發前瞻性的布局優勢,而且隨著適用人群的明顯擴大,新適應癥獲批有望大幅提升產品的商業化表現。 聚焦臨床需求 讓創新藥快速可及 在過去的20年中,針對腫瘤特異性分子改變的靶向研究迅速進展讓腫瘤治療進入了精準時代,從而讓EGFR、ALK和ROS1等突變的患者極大獲益。作為新興靶點,RET基因突變在腫瘤治療領域的僵局已經被打破,對應的創新靶向藥物不斷迎來臨床數據的突破,并迅速被納入治療指南推薦,為晚期癌癥患者的生存帶來了更多希望。 普吉華?是中國首款獲批上市的精準靶向RET抑制劑,于2020年9月正式提交上市申報,并在2021年3月首次獲批用于既往接受過含鉑化療的RET融合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獲批時間相較于同領域的其它產品更快,在市場終端取得了超過一年半的明顯先發優勢。 作為一款高選擇性RET抑制劑,普吉華?在國內獲批上市,對RET陽性NSCLC患者是一大福音。此部分患者接受化療治療的預后通常并不理想,而普吉華?能夠帶來更好的療效…